施永遠 (1980年畢業)

「世界上只有一種奢侈,就是人與人的關係。」《小王子》作者聖艾修伯里說。
關係,建基於溝通。
讀傳理的學生,大抵都對這種奢侈的關係充滿好奇,想問個明白,探個究竟。
施永遠是其中一人。
他在傳媒工作三十載,由前線記者做到助理廣播處長,親身示範傳理人特質:既博且專。


施永遠成長於文字的年代。電視機是奢侈品,課餘除了踢足球,伴着他的,就是各類各樣的讀物,在「飛髮舖」奉客的武俠少說、介紹世界時局的《今日世界》、貴得只能傳閱的《讀者文摘》,還有當報館「執字粒」技工的爸爸每天拿回家的大疊報紙,「《神犬》、《神筆》、《財神》那些漫畫都是圖畫配文字,不像現在的animation。」

中學讀工業學校,喜歡砌機器鬬木頭,但施永遠自覺終究對「人」最感興趣,於是投考當時的浸會書院傳理系,學習這門引入香港不過六、七年的社會學學科,「人與人之間的傳通(communication)有什麼方式?過程是怎樣?其實現在說的business management,都是人與人關係的處理。」

因為要賺取學費,施永遠的傳理學生歲月,在上堂、趕功課、做兼職之中渡過,「那時會爬水渠上『五台山』(廣播道)返兼職。」(1968年至2010年,傳理系/學院設於善衡校園)三年級時,施永遠在《新報人》黑房當助理,幫同學沖曬菲林,看着一幅幅浮現相紙上的影像,逐漸體會傳理人須時刻緊記的道理:Content is king。

施永遠喜歡踢波,是傳理系足球隊成員。此圖攝於1976年。

「一年級要上introduction to photography,當時很多同學都有『長短伙』(鏡頭),那時我家窮,連相機也沒有,但老師翁維銓說:『一支standard lens,一架單鏡反光機,足夠走天下了。』後來在黑房曬相,看見同學拍攝的作品,便明白他的意思。」

攝影時懂得計算構圖、操控光圈快門固然重要,但言之有物是根本,否則就像打功夫,有形卻無神髓,只是炫目花招,雲煙一抹,撩動不到觀眾的情感神經,「Content主宰一切,你想表達什麼才重要,做報紙、電視、internet都是一樣,殊途同歸。」

施永遠讀書時已經立志做記者,甚至主動向報館自薦,其中一份兼職就是做外電翻譯,畢業後曾做過雜誌記者、《星島晚報》專題記者。1981年加入香港電台,專注電視製作,由文字轉用光影,報導萬千世界的人與事,記錄你我他的悲歡離合與相愛相爭。

「做記者是很好的training,可以讓你接觸到社會各階層的人,上至特首,下至基層,是以平等身份去認識、理解他們,大家平起平坐。」記者/編導身份帶着施永遠遊走社會不同角落,也經常提醒他要保持謙遜,「只是職業賦予你這個特權,你是代表公眾發問。」

港台沒有商業機構包袱,注定低收視的題材如體育、兒童、藝術文化不會被摒諸台外,無需與盈利掛鈎的創作空間,容許施永遠和同事盡情發揮,不停trial and error的結果,是為香港社會孕育了很多高質素的時事新聞節目,《鏗鏘集》、《城市論壇》及《議事論事》等等,還有與施永遠一同長大的《頭條新聞》。

這個港台電視部皇牌節目,1989年4月啟播,天生牙尖嘴利,嗜好針貶時弊,命格注定「惹火」,不時遭受炮轟,然而施永遠總是笑罵由人,皆因節目堅持對事不對人,他要求自己和創作團隊緊守三大原則:不把快樂建築於別人痛苦之上、不拿宗教來開玩笑、不取笑別人的名字,「Never bad taste!」

加入港台後,施永遠(左)長駐電視部公共事務組,為製作節目上天下海。

施永遠是《頭條新聞》的老臣子,「意見大可自由表達,事實必須尊重。」

施永遠1980年代投身傳媒行業,正是香港經濟起飛、中國改革開放之初,往後的中英談判、八九六四、柏林圍牆倒下、蘇聯解體、波斯灣戰爭、九七回歸‥‥‥舊去新來,大時代齒輪不斷轉動,香港經歷幾許風雨,施永遠在港台由前線退居幕後,到晉升管理層,一做超過三十載,見證香港傳媒生態的變化。

「只得TVB、ATV的年代已經過去,香港未來的電視競爭將會是世界性。」近年香港電視圈風雲變幻,免費台、收費台、網絡電視磨拳擦掌,先後有中資外資電視集團宣佈進駐,人才不愁無路可走,施永遠寄語傳理同學要裝備自己,了解市場,「要知道別人有什麼,人無我有,人有我要有,而且要比他更好。」

在網絡時代,一部手機/平板電腦駁通世界,資訊壽命剎那消逝,唯有原創內容,方能突圍而出,「要做one and only one的製作,不能交行貨。」傳理人想要腦中有計,心中有物,做到如施永遠所說的「博」又「專」,得靠日常修煉:多看多聽多問多想,「你要懂得很多東西,才有能力去做判斷。」

有學者說,香港傳媒長期有一股低氣壓籠罩,近年新聞界高呼寒冬迫近,老闆意志與新聞自由角力,施永遠勉勵傳理同學,面對陰晴未明的工作環境,前路或許難行,更要堅持操守,也要懂得應變,不能像鐵板一塊,「在有可為之下做到最大的有可為。」

2009年獲頒行政長官公共服務獎狀。

2015年5月,施永遠退休,他以「好﹗過﹗癮﹗」總結在港台的三十載歲月。


Lee Shau Kee Communication and
Visual Arts Building
5 Hereford Road, Kowloon Tong
Kowloon, Hong Kong
Map

T : 3411 8154
F : 3411 7375
E : comd@hkbu.edu.hk
© 2024 Copyright
School of Communication
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
All rights reserved

Privacy Policy